不知道為什麼,我對"大恐龍"、"巨齒鯊"這些史前巨大生物一直都很喜歡。所以看到華山文創園區有超大恐龍展時,火速訂票到場看。這些大恐龍除了大家熟知的暴龍,還有薩式食肉牛龍、譚式蠻龍、師氏盤足龍...等。
12隻身長超過4米大的恐龍+17隻恐龍全身骨骼化石;從白堊紀到侏羅紀,像一本展開的立體大百科。雖然展期結束了,但我決定好好記錄。畢竟從日本運來不容易、下次只能到日本福井恐龍博物館才能看到
恐怖三角龍 白堊紀/晚期 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角龍類,有著頸盾和角的恐龍。恐怖三角龍跟暴龍一起棲息在北美洲西部中,原本向上的角會隨成長慢慢變向下 第一隻看到的恐龍就是牠,跟後面大恐龍比起來、牠的身長不大。可牙齒像鋸齒剪刀一樣~忍不住給個特寫
師氏盤足龍 白堊紀/早期 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蜥腳類恐龍,中國山東省發現。原以為是侏羅紀晚期恐龍,2009年重新研究後確認屬近代白堊紀早期巨龍型類 長頸鹿是我看過脖子最長動物,可看過師氏盤足龍後...小巫見大巫、覺的這恐龍脖子長到可以當雲梯車救火了
迷惑龍的一種(肱骨) 蜥臀目/蜥腳類/梁龍科
狹臉劍龍 侏羅紀/晚期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劍龍類,尾部尖刺被認為作防禦使用、根據最近研究指出即使身體停止成長,其背上板狀的骨板仍會繼續長大~大恐龍中臉最小,但背上骨板最大。看著這些骨板,不曉得會不會很重
懷俄明厚頭龍 白堊紀/晚期 由左至右分別是 幼體、亞成體、成體
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厚頭龍類,從這3種恐龍頭骨比較研究發現,隨著成長階段不同,頭頂的圓丘狀大小和棘狀突起形狀會有差異 這頭骨跟人的性格好像,年輕時有稜有角、年紀越大就會被現實磨的越圓滑
譚氏蠻龍 侏羅紀/晚期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推測全長有9~10公尺,長度凌駕於異特龍(全長8~9公尺左右)之上。特徵是有與體格不成正比的窄頭骨、及突起的淚骨(眼窩斜上方突出處)。牙齒左右狹窄如刀般尖銳,是為了將獵物的肉撕開而演化出來
恐龍的蛋 (斷面活體復原模型)/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參考貝貝龍(現更名為中華貝貝龍)所製作的恐龍蛋與胚胎模型。胚胎距離孵化剩不到一個月、蛋化石裡的胚胎縮起來的姿勢就跟現在的鳥類及鱷魚一樣
駝背昆卡獵龍 白堊紀/早期 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獸腳類,本種為西班牙在白堊紀早期最大肉食恐龍。特徵在腰部前後椎骨的棘突特別高、有人推測可能有視覺展示作用或調節體溫功能;也可能像駱駝駝峰一樣用來儲存脂肪
薩氏食肉牛龍 白堊紀/晚期 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阿貝力龍科體型最大種類,屬名有"食肉的牛"之意。全長最大推測有7.5~9公尺。
特徵是兩眼上方有大又突出的角
肉食恐龍展區比入口展區大一些,中間有像登高台的平台可以上去、由上往下將展場看清楚
這面牆將不同紀層恐龍用圖卡方式存放在抽屜內,拉開來看就能清楚知道恐龍生存的地質年代
WYREX暴龍 白堊紀/晚期 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暴龍科、發現於蒙大拿州。從大腿長度及周圍骨骼看來應該是年輕的雄性。原以為暴龍是侏羅紀才有的、看了解說才知道原來白堊紀就有、但受大陸版塊移動影響種類會有所不同
奇異福井獵龍 白堊紀/早期 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小型獸腳類,全長約2.45公尺、重約25公斤。有許多奇他獸腳類所沒有形態特徵外、並具有原始獸腳類特徵。展場中最小隻的、在大恐龍群中真的很迷你。當時環境不曉得好不好生存
平衡恐爪龍(活體復原模形) 白堊紀/早期 (說明文節錄整理自展場解說)
體型在獸腳類中不算大,但有幾個優秀狩獵者特徵(ex:手腳上尖銳的爪子等),在某些巨大植物恐龍化石周遭曾發現數個恐爪龍化石。牠們是否團體獵食、學者說法各一、還無法認定
北谷福井盜龍 白堊紀/早期 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全長約4.2公尺、推斷為亞成體個體。2000年成為第一個被命名日本恐龍,特徵有適合行走長後肢、及有利爪前肢
看完這幅比較圖我深深覺得~還好我不活在恐龍世界,要不然以我這小矮人身高、一口就被吞
----------------------南港CITYLINK 猛瑪象大復活----------------------
南港CITYLINK有冰河時期猛瑪象及少部分的恐龍展出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
*展出地點:A、B棟1F*
猛瑪象(長毛象) 上新世(約500萬年前)到全新世(約4500年前)/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最大種類從腳底到肩膀達4M高、8噸重,成年雄性猛瑪象可達12噸重。大部分種類猛瑪象僅像現代亞洲象那麼大,無論雄性或雌性皆有象牙、6個月大開始長象牙、18個月時象牙開始成熟
劍齒虎 距今300萬~1萬年前的更新世-全新世時期/(前半段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生活在公元前1萬年,劍齒虎是根據牠們的牙齒來命名的。食肉動物、在所生存的環境中牠是最強授獵者。看過冰原歷險記的就知道,這就是"蠻尼"跟"狄亞哥"的原型阿
*展出地點:C棟3F戶外平台*
迅猛龍 白堊紀晚期 (說明文節錄自展場解說)
小型肉食恐龍,行動敏捷、腦容量大。前後肢均有尖銳爪子、是極具殺傷力中小型肉食恐龍
偷蛋龍 白堊紀晚期 (說明文整理節錄自展場解說)
身材較小、腦袋相當大、產卵並撫養自己孩子。第一次發現化石時、是在一窩原角龍蛋旁邊,而骨頭已破碎,以為牠們正偷吃蛋故命"竊蛋龍"。後證明牠們不是偷蛋吃、而是保護自己的蛋